近期再做「青蛙解剖」與「蟑螂解剖」實驗課程
很多同學都受到相當大的衝擊
並且省思和探索自我對於生命和這門學科的本質
對我而言
只好善盡職責
從前、中、後的課程教學
我想再改進和探討
對於未來
我想針對「解剖實驗與穿刺技術的意義」、
「心理建設與後續追蹤」、
「學生技術與教師教學技巧之改良」等議題著手
學生面的觀察
很多同學的技巧和技術還不純熟
心理建設或尚未作好準備
讓我們很多科老師去共同探討這個潛在的危險徵兆
然而
也有老師會提出我們教師就是因為在這方面特別敏銳有天賦
因此才得心應手
很多人在這場知識之路的馬拉松早已落後進度
不能太要求每個人都要成為全科科學家
真的是很實務的「多元智能」想法
其中
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
有同學會提問:「剖開的青蛙卵,要如何判別有無受精?」
「為什麼青蛙抓起來是冰冰的阿?」
真是大開眼界
人有天賦